Dragon
  • 如有问题,可以联系网站客服QQ:2020555813
小编小编  2023-03-17 08:15 终究美好 隐藏边栏 |   抢沙发

为搭建政研合作平台,总结提炼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经验,积极探索符合上海超大城市特点的基层治理新路,日前,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和浦东新区高桥镇智慧治理合作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治理新论(第2期)主题论坛在高桥镇举行。论坛聚焦“基层治理韧性:常态与应急态的高效衔接”,从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视角,深度解读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两种不同治理模式的深层逻辑,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为提升超大城市治理韧性提供借鉴。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翁士洪聚焦数字化转型和赋能,他认为今天的城市数字化发展和治理面临着“三重悬浮”的问题:一是数字技术和组织结构之间存在“悬空”的关系,一网通办、大数据中心等技术和组织结构间还没有实现很好的衔接和融合;二是出现了一些“为了技术而技术、为了线上而线上”的行为;三是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之间缺乏稳健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他认为,加强社区韧性治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分担机制,完善组织保障制度。

上海社科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龙飞认为,韧性治理包括两个环节,一是降低风险冲击造成的损害,及时启动应急程序;二是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稳定基础秩序,即在应急状态完成后顺利恢复到常态化治理。她强调用法治手段保障应急常态化建设,同时指出,探索韧性治理必须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要发挥法律的战略作用、刑事作用、预防作用和矫正的作用,保持应急和常态社会秩序之间的内核稳定,减少两种状态之间的震荡和落差。

上海社科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薛泽林认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首先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复杂、流动的基层治理现实纳入制度轨道与法律框架。

高桥镇副镇长曹剑英及高桥镇高桥新城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唐云虹,分别介绍了高桥镇的基本情况及疫情防控期间基层治理的效能,并就如何进一步指导服务居村工作、培育强化居村能力、探索自主治理结构等,与专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
×